雷火竞技,雷火竞技,雷火竞技,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今日收官,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,上市公司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?在中国经济寻求高质量增长的过程中,从中报中能看到哪些财经新趋势?重点行业又有哪些新动向?为此,羊城晚报财经版推出《财经数据眼·中报观察》,与您一起观察财经热点新动向。
金羊网讯 记者戴曼曼报道:自今年4月27日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》(简称“资管新规”)落地以来,银行业积极谋求转型。日前,银行业公布的上半年的年报显示,多家银行上半年已经开始压缩理财规模。据羊城晚报记者查询半年报中已经披露理财余额的11家银行相关数据发现,7家银行的理财余额都相较今年年初(或去年年末)有所降低,与此同时,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的步伐正在提速,最新的数据显示,已经有10家银行拟设立资管子公司。
一直以来,银行理财产品被认为是银行吸储的“主力军”。然而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,银行在理财业务上也积极谋求转型,不少银行业机构正有序压缩存量产品。
近日来,羊城晚报记者根据已经公布的半年报,整理了11家银行今年上半年的银行理财余额显示,其中7家银行的理财余额都较今年年初(或去年年末)降低,另有4家银行呈现上涨的趋势。
以招商银行为例,其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,实现理财产品销售额7.14万亿元,同比下降4.42%,理财产品余额(不含结构性存款)71.80万亿元,同口径较上年末下降4.00%。此外,交通银行、光大银行、浙商银行、郑州银行等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。
虽然各家年报中均未直接指出理财余额缩减的原因,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资管新规的出台确实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造成了一定冲击。“新规明确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和净值化转型,致使银行新产品发行趋于谨慎雷火竞技,,对于保本理财的限制使得保本理财规模也大幅压缩”,普益标准的分析师于康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伴随着非标资产的不断到期,在无法承接新的非标资产的情况下,银行无法保持原有的收益率水平,规模自然逐渐下降。
另有银行业内人士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,银行理财余额下降,与地方监管要求相关,部分银行收到监管压存量要求。以某地监管公布的数据为例(江西银监局),其辖内银行理财投资余额1807亿元,较上年末减少328亿元,下降15.36%。其中,法人银行理财产品余额1018亿元,较上年末下降7.35%。
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,随着资管新规的最后期限要求,理财规模压缩必将成为趋势。然而值得留意的是,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上半年仍有包括江苏银行、宁波银行、盛京银行以及成都银行等银行的理财余额呈现上升趋势。以江苏银行为例,理财余额从去年末的3588亿元上升至今年6月末的4000亿元,增幅约为11.5%。
为何一些银行的理财余额“不减反增”?业内人士表示,这一方面可以看出一些银行对于资金的渴求,另一方面或与其自身转型有关。以江苏银行为例,主要在于个人理财规模的大幅增长。
“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下,具有强大资产募集能力、客户服务能力、产品研发能力、风险管理能力的银行将在资管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”,于康认为,正式的资产新规落地后,银行理财投资门槛由五万下降为一万,银行理财客户群的范围扩大,零售实力强大的银行,理财规模上涨自然水到渠成。
“对于这一点,观察全年年报,或许数据更为真切”,有业内人士表示,未来不同银行分化将愈发明显,有的银行逐渐退出,只做代销,而有的银行加快转型节奏,快速布局,这些都将在最终的年报有所体现。
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今日收官,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,上市公司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?在中国经济寻求高质量增长的过程中,从中报中能看到哪些财经新趋势?重点行业又有哪些新动向?为此,羊城晚报财经版推出《财经数据眼·中报观察》,与您一起观察财经热点新动向。
金羊网讯 记者戴曼曼报道:自今年4月27日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》(简称“资管新规”)落地以来,银行业积极谋求转型。日前,银行业公布的上半年的年报显示,多家银行上半年已经开始压缩理财规模。据羊城晚报记者查询半年报中已经披露理财余额的11家银行相关数据发现,7家银行的理财余额都相较今年年初(或去年年末)有所降低,与此同时,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的步伐正在提速,最新的数据显示,已经有10家银行拟设立资管子公司。
一直以来,银行理财产品被认为是银行吸储的“主力军”。然而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,银行在理财业务上也积极谋求转型,不少银行业机构正有序压缩存量产品。
近日来,羊城晚报记者根据已经公布的半年报,整理了11家银行今年上半年的银行理财余额显示,其中7家银行的理财余额都较今年年初(或去年年末)降低,另有4家银行呈现上涨的趋势。
以招商银行为例,其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,实现理财产品销售额7.14万亿元,同比下降4.42%,理财产品余额(不含结构性存款)71.80万亿元,同口径较上年末下降4.00%。此外,交通银行、光大银行、浙商银行、郑州银行等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。
虽然各家年报中均未直接指出理财余额缩减的原因,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资管新规的出台确实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造成了一定冲击。“新规明确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和净值化转型,致使银行新产品发行趋于谨慎,对于保本理财的限制使得保本理财规模也大幅压缩”,普益标准的分析师于康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伴随着非标资产的不断到期,在无法承接新的非标资产的情况下,银行无法保持原有的收益率水平,规模自然逐渐下降。
另有银行业内人士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,银行理财余额下降,与地方监管要求相关,部分银行收到监管压存量要求。以某地监管公布的数据为例(江西银监局),其辖内银行理财投资余额1807亿元,较上年末减少328亿元,下降15.36%。其中,法人银行理财产品余额1018亿元,较上年末下降7.35%。
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,随着资管新规的最后期限要求,理财规模压缩必将成为趋势。然而值得留意的是,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上半年仍有包括江苏银行、宁波银行、盛京银行以及成都银行等银行的理财余额呈现上升趋势。以江苏银行为例,理财余额从去年末的3588亿元上升至今年6月末的4000亿元,增幅约为11.5%。
为何一些银行的理财余额“不减反增”?业内人士表示,这一方面可以看出一些银行对于资金的渴求,另一方面或与其自身转型有关。以江苏银行为例,主要在于个人理财规模的大幅增长。
“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下,具有强大资产募集能力雷火竞技,、客户服务能力、产品研发能力、风险管理能力的银行将在资管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”,于康认为,正式的资产新规落地后,银行理财投资门槛由五万下降为一万,银行理财客户群的范围扩大,零售实力强大的银行,理财规模上涨自然水到渠成。
“对于这一点,观察全年年报,或许数据更为真切”,有业内人士表示,未来不同银行分化将愈发明显,有的银行逐渐退出,只做代销,而有的银行加快转型节奏,快速布局,这些都将在最终的年报有所体现。